2月16日,泸州市泸县方洞镇庆丰村四组一处红砖修建的毛坯房内,11岁的苗苗正在和姑姑和爷爷一起做饭,度过这个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日。
由于父母在广东过年了,苗苗不免有些失落。16日下午,村民张春艳骑着“电马儿”到了苗苗家门口,苗苗喜上眉梢,放下手中的活, 跑出大门迎接。
在村里的童伴之家,孩子们一到放假,便会来玩耍。
38岁的张春艳,是陪伴苗苗的“童伴妈妈”,也是庆丰村百名留守儿童的“童伴妈妈”,主要工作是陪伴和关爱村里的孩子们。
“有没有和父母送上节日祝福?”“过年走了哪些亲戚?”一番嘘寒问暖,张春艳又和苗苗一起帮着爷爷和姑姑打起下手,切起腊肉,又到厨房生火做饭。
张春艳在在村里的童伴之家教孩子看图识字。
据张春艳介绍,苗苗父母都在广东务工未返乡,家中只有曾爷爷、爷爷、堂兄和姑姑,他们打算做顿好吃的饭菜给苗苗庆祝生日,张春艳也决定下午陪苗苗过生日。
包括苗苗在内,全村约有40名留守儿童父母因就地过年未归,其中12名留守儿童是张春艳的重点关注对象。“这12个留守儿童,有智力缺陷,也有生活很困难的。”
说罢,张春艳拿出4个记了满满当当的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131名留守儿童的家访记录,为了记清楚每个孩子的情况,她没事会翻阅,以便将每家孩子的情况熟记于心。“很多孩子的家庭情况很复杂,我就记在笔记本中多翻看,就知道聊天时候哪些能说,哪些最好不能提,免得孩子失落。”
张春艳在童伴之家教孩子看图识字。
做好留守儿童的陪伴是一方面,“童伴妈妈”也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。刚陪苗苗过完生日,16日5时,张春艳的手机里,3个留守儿童家长群响个不停,群里的家长们正在讨论孩子的教育方法,也有不少家长送上新春祝福,感谢张春艳看望自家孩子。张春艳则推送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、村里的政策福利等,供家长了解。
据张春艳介绍,她是庆丰村131名留守儿童的“童伴妈妈”,同时也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母亲。“我也是外出务工农民工中的一员,我的娃也是留守儿童,有一回休假结束要出去打工,我的娃跟我说‘妈妈,你能不能不走’,我就决定留在泸县了。”回乡后,她照顾起孩子,也在村委推荐下,做起“童伴妈妈”。
张春艳在童伴之家教孩子看图识字。
包括张春艳在内,泸县11个村的11名“童伴妈妈”,个个都有哄孩子的绝活。 张春艳擅长和娃儿们聊天、组织孩子们干简单的农活,像石桥镇银朝村的“童伴妈妈”鲁道军就会带着孩子们做剪纸等手工活,让孩子们动手动脑。“这份工作,无非是多用点心,多去看望下孩子们,变着花样的带孩子们玩,就能让孩子开心,打开心扉。”
张春艳和孩子们干一些简单的农活。
据共青团泸县委员会副书记黄祖玺介绍,自2019年7月实施“童伴计划”项目至今,泸州泸县有11个项目村和11位“童伴妈妈”,留守儿童建档立卡800余份,“童伴妈妈”走访留守儿童2600余人次,走访困境留守儿童400余人次,帮助解决问题、困难40余件,未来“童伴计划”将继续铺开,让全县留守儿童都有关爱、陪伴他们的“童伴妈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