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陶阿姨,我先帮您挂个号,然后再带您去看骨科门诊……”11月24日上午,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门诊大厅,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子,正为一位坐轮椅的六旬老人提供“全陪”服务。
如沐春风般的笑容、轻柔甜美的声音,如果不是那条显眼的志愿者绶带,许多人会误认为二人是祖孙关系。
导医台服务人员帮助患者使用手机操作
为特殊患者提供全程陪同服务、对急重症患者先抢救后缴费、一次挂号管三天……今年以来,市人医通过推出多项便民服务举措,大踏步向“五心”(放心、爱心、舒心、暖心、省心)医院的目标迈进。
“阵地”前置 打造便民服务“桥头堡”
跨进市人医沙茜院区门诊大厅,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导医台人员忙碌的身影,有协助患者进行手机操作的、有帮患者复印资料的、有回答患者咨询的、有忙着开各种证明的……
据市人医入出院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王曦介绍,导医台通过优化流程,将“导医咨询”“业务办理”“爱心服务”等融合在一起,为患者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“把各种业务集中在同一区域办理,主要目的是避免患者在各个点位来回奔波,很不方便。集中在导医台办理后,既方便了患者,也节约了医生的时间。”王曦说。
除了将便民服务推向“前沿阵地”,服务窗口合并是另一个亮点。
今年10月,市人医将医保服务两个窗口与住院结算两个窗口合并,建立入出院服务中心。“自从入出院服务中心投用后,患者出院结算办理时间平均缩短了8至10分钟。医院下一步计划是参照银行的“取号”方式,让患者不用再站着排队、坐等喊号。”市人医规划财务部副主任孙志霞表示。
携手社会 吹拂爱心公益“蒲公英”
对许多患者而言,医院如同是第二个家,市人医也在积极营造“家”的氛围。
在市人医的住院楼外,有一条数十米长的七彩星语走廊。“愿母亲早日康复”“焦虑没什么可怕的,就像烤肉一样,焦一点更好吃”“明天会更好”……每当从这条走廊经过,患者(家属)及医护人员,或重拾信心、或赶走焦虑、或卸下思想包袱。
这条充满希望的走廊,还将医院与泸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紧密相连。
据该院儿童保健科医师彭峥介绍,2017年,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在川南地区率先开设儿童发育行为专科,成为泸州首个对孤独症儿童开展结构化训练的科室;2019年,医院与泸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开始合作,承担全市孤独症、脑瘫、听力言语残疾、智力残疾、肢体残疾儿童的国家康复救助项目;2022年,医院携手泸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,成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“康联体”。
“我儿子小鑫自幼患上大脑发育迟缓,到全国各地医院治疗花光了家里几十万积蓄。就在我们准备放弃时,恰好市人医推出免费康复治疗公益项目,就像是一场‘及时雨’,如今小鑫已经上小学了,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。”提及市人医的公益项目,市民马德蓉心怀感激。
2017年至今,一共有200多位“小鑫”通过治疗回归正常生活。“曾有一位屡遭退学的自闭症儿童,在中心进行了一年左右的康复训练,重返校园后语文考试得了满分,数学99分,英语课上领读,还拿到过全国比赛大奖。”彭峥自豪地介绍。
据了解,泸州符合条件的特殊儿童每年能获得2万元补助,可以免费接受至少为期半年的康复训练。“在市残联救助资金扶持、医保减负帮扶下,特殊儿童家庭的治疗负担大幅降低。”彭峥说,近年来,泸州与重庆及周边其他市州等组建康复联盟,并广泛吸纳社会爱心力量,如同“蒲公英”一般在外面落地生根,福泽更多特殊儿童家庭。
(来源:泸州市人民医院 文丨川江都市报 陈猛)